汉中城固发现较完整的大熊猫化石 全国罕见 它为何出现在百米深洞?

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一石灰岩溶洞内发现大熊猫化石,头骨化石完整度90%以上,其他骨骼化石完整度达70%,国内罕见。这也是陕西首次发现的保存完整度较高的大熊猫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科普价值。

化石采集工作持续3天。来自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等单位的8位专家身着防护器具进入溶洞,在深180米处小心翼翼地采集出大熊猫骨骼化石。“肱骨、股骨、脊椎、肋骨等大熊猫头后骨骼保存较为完好。”采集现场,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胡松梅对大熊猫骨骼化石进行了初步鉴定。

“初步认定该化石属于一成年大熊猫个体,可能为雌性,属于中国南方第四纪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综合分析,初步判断化石的时代为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距今20万年至1万年)。”亚美平台古生物学专家张云翔说。

“我们将对该化石做进一步研究,确定其具体时代和相关信息。”参与采集工作的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忠诚说,“该大熊猫化石对揭示秦巴地区大熊猫的生存演化过程及更新世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古生物化石门类较为齐全,如陕南汉江流域的华南型“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陕北地区的“三趾马动物群”等。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不断健全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建立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专业机构,提升古生物化石研究与鉴定工作专业水平。同时,自然资源部门与法院、公安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与甘肃等周边5省份通力合作,全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中新网8月6日的相关报道中,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忠诚还提到,“专家组前期讨论这块有两种可能性,大熊猫当时迷路了,然后进入这个洞穴,最后在这里面保留了化石。还有一种可能,因为在前面我们发现有一个小型的瀑布,可能大熊猫从瀑布摔下来之后,顺着地下暗河流到这个地方。”

马上就访

亚美平台地质学系李永项教授:

化石跨越地质时代的呈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城固发现的这具保存较完整的化石可为研究者提供哪些新的研究角度,对认识大熊猫等又有哪些帮助?8月6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亚美平台地质学系正高级工程师、博导李永项教授。

1.化石的时代是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距今20万年至1万年),该怎么理解?

李永项教授说:“这次发现的大熊猫化石完整度较高,较之此前发现的以破损为主的化石,可以说十分‘稀罕’!”

现场工作人员推断的化石形成时代是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距今20万年至1万年)。“这个时间跨度很大,主要是依据化石存在的地层来初步推测的地质时代。”李永项说,“后续还可对化石进行年代学研究,确定化石的具体年代并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四纪”一词是法国学者德努埃在1829年创用的,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又称洪积世,约从260万年前至1万年前;全新世又称冲积世,从1万年前至现代,不过学界对于“第四纪”的起始结束时间有争议。

“第四纪”有两大特点:一是气候变化剧烈,高纬度地区发生过多次冰川,中、低纬度地区也受到很大影响;二是人类出现,直立人和智人大量出现和迅速发展。

第四纪形成的地层叫第四系,第四系的划分,普遍采用1932年第二届国际第四纪会议上提出的四分原则,即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相应的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此次发现的大熊猫化石大致处于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约与早期智人生活的时代重合。

2.化石跨越地质时代完整呈现,需要哪些条件?

李永项教授认为,化石跨越地质时代的呈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一方面,需要大熊猫在生前、死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遭到食肉动物的破坏,确保骨骼的完整。”李永项说,“另一方面,溶洞恒温恒湿且通风的条件为动物化石保存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条件。恒温恒湿的环境避免了温度、湿度的波动尤其是大幅波动对化石材料的损坏或造成的变形。适当的通风有助于控制湿度,防止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另外溶洞相对封闭的条件也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可以说为动物化石的保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前多地多个溶洞里都发现过保存较好的动物化石。”

在中新网的新闻中还提到:“大熊猫化石在溶洞深处一个石灰岩平台上,距洞口约180米,周边环境阴暗潮湿,化石保存位置上部洞顶不断有水滴落,下部还有一条暗河”。

“通常来说,水并不利于化石的保护,但溶洞里的水碳酸钙含量较高,且化石所在的平台的材质为碳酸钙含量较高的石灰岩平台,这些因素或许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这具熊猫化石的完整保存,但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证明。另外,通过目前化石的保存状态,推测很可能是大熊猫掉入了溶洞后形成。”李永项说。

3.这具完整的化石,我们怎么“利用”它?

李永项教授认为,首先要在确保化石“安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采集、分部位运输,可由博物馆对其进行科学复原后展出,让市民看到秦岭大熊猫的更多样貌。

对化石进行古DNA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确定这只大熊猫属于什么种,也对丰富大家关于大熊猫地理分布的认识,研究大熊猫物种分布等有重要意义。

另外,对这具保存相对完整的化石的各部位进行骨骼形态学、古DNA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可以揭示大熊猫进化的相关信息。

通过对化石表面的一些洞穴沉积物的研究,对确定化石时代的气候、以及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分布的影响等都会提示一些新的信息。

多知道些

大熊猫的2个亚种和2个变种

据现有的资料,大熊猫通常分为2个亚种和2个变种:

1、大熊猫秦岭亚种:秦岭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秦岭山脉,秦岭是中国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

2、大熊猫四川亚种:四川大熊猫则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两个亚种在遗传、生理和习性上都有所不同。例如,秦岭大熊猫的体型相对较小,而四川大熊猫的体型较大。此外,它们的食性、活动范围和繁殖习性也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它们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的。

3、白色大熊猫:白色大熊猫的发现,打破了熊猫研究史上“单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间)的说法。

4、棕色大熊猫: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大熊猫变种个体,这种变异种的大熊猫在陕西秦岭山脉的核心地区被发现,截至2009年,有科学记载以来,全球仅记录了五只这样的个体,特殊的颜色变异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导致的。

历史上大熊猫的“退守”

作为目前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大熊猫历史上分布区域较广,大体位于东经95°~120°、北纬23°~41°之间,属北亚热带。这一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森林密布,大熊猫的祖先和剑齿虎、剑齿象等大型动物一起生活,形成了大熊猫—剑齿虎、剑齿象动物群,距今已有800万年之久。

随着地质构造和气候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森林资源锐减,一大批与大熊猫一路走来的哺乳动物被“优胜劣汰”。

从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15万至1万年前),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更新世)进入新石器时代(全新世)强化了自己的生存能力与生活能力,伴随着“人进猫退”,大熊猫的分布范围逐渐大幅度缩小,仅在四川、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和云南等地保存了一些分布区域。

大约在2500—3000年前,西北地区及黄河流域还分布有大熊猫种群。历经战乱的破坏,加上自然灾害和滥砍滥伐造成的损失,大熊猫失去隐蔽条件和食物条件,不得不另寻他处。

近百年来,大熊猫的分布区继续向西退缩,仅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汉水、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和安宁河等各支流的河源,即青藏高原东缘、川西北山地、甘肃南部山地和秦岭山地的部分地区。目前,大熊猫分布的秦岭山系、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等六大山系,除秦岭山系属于陕西省范围外,其余五大山系均在四川境内,唯有岷山山系尾部深入甘肃南部。

他在四川命名了“大熊猫”

回顾大熊猫“家谱”,大熊猫的“老祖宗”应是排位居首的始熊猫。

始熊猫化石的发现是20世纪60年代,成昆铁路修建时所挖掘出土的。由于是在云南禄丰县石灰坝村发现,所以也将熊猫“祖宗”称为禄丰始熊猫。鼎盛时期,曾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华北和西北十六个省市——北京周口店、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以及国外越南和缅甸北部。

利用高山深谷的有利地形,得以幸存至今,胖乎乎、圆嘟嘟的大熊猫用与世无争换来了不止“生生不息”,还有“默默无闻”。

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比如,貔貅、貘、驺虞、白豹、猛豹、白狐、貊、执夷、白罴、食铁兽、啮铁、白熊、花熊、竹熊、熊罴……这些听起来无比英明神勇的名字在史料文献中数十个,其中有些还尚存争议,虽然可见古人对大熊猫是真爱,但是,发现大熊猫却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位外国人。

1862年2月,法国博物学家、传教士阿尔芒·戴维从马赛港出发,远航中国。他来华的使命,是为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收集标本,并研究中国特有的动植物,这是他的兴趣与爱好。1869年,戴维来到穆坪(今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境内)邓池沟,这里地处夹金山南麓,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林木葱郁,生物繁多。

那年3月11日,戴维在一位姓李的农民家看到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兽皮。这种周身雪白四肢漆黑的动物让戴维啧啧称奇,天下还有这样黑白皮毛的野兽?老李说,这是隐藏在这一带高山密林中的兽类,老乡们叫它“竹熊”。

大约10天后,当地老乡送来一只“竹熊”幼仔。由于一路折腾,幼仔到戴维手中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按动物分类学的严格规定,见到皮毛,甚至见到尸骨,还不能对这一物种作出鉴定。当年4月1日,有猎人捕捉到一只“竹熊”活体,呈现在戴维面前。这算是戴维和大熊猫的第一次相遇。他肯定这是一个在欧洲没有的物种。当天晚上,戴维就匆匆写下寄给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的报告。米勒·爱德华兹根据大熊猫的毛皮和骨架以及戴维的报告,作出结论:这是世界罕有的动物新种,初定名为“黑白熊”。后来,鉴于喜马拉雅山麓1821年已发现了食竹的小熊猫,动物学家将“黑白熊”定名为大熊猫。从此,“大熊猫”之名便在中国“约定俗成”,固定下来。

四川省宝兴县邓池沟成为大熊猫标本产地。1869年4月1日,也成为戴维以科学眼光发现大熊猫的纪念日,被定为“大熊猫发现日”,从此,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付启梦 杨鹏

大熊猫化石发现记录

2002年10月,湖南省桂东县四都乡角植村的陈建东等8位村民,曾在开发天然溶洞做旅游景点时,无意中发现了动物化石,为了防止遗失,他们将10多块化石从洞中凿下,收藏于家中。经专家鉴定,这些化石系大熊猫化石。

2021年12月6日,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国外科研人员在对双河洞进行联合科考时,发现了大熊猫桡籽骨(伪拇指)化石。该发现表明,至少在距今10.2万年前大熊猫已进化出了与现生大熊猫近乎一样的“伪拇指”。

2022年,湖南省张家界山地救援队队员在湖南湘西一处超过百米深的洞穴内探险时,意外发现了一些化石,科研人员经形态学研究与DNA鉴定,确认化石标本为大熊猫。他们最初以为是野猪骨骼,经过专家辨认发现是大熊猫骨骼化石。

2024年,由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授、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肖时珍,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德远等组成的专家科考队,在双河洞洞系一上层支洞考察时,新发现一处熊猫化石遗迹。 综合

原文链接:http://ehsb.hspress.net/shtml/hsb/20240807/1037831.shtml

< 上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发热烈反响

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结业

下一篇 >